有准备的聆听 “黑白键的交响”音乐会导赏(文末附音乐会直播链接)
有准备的聆听 “黑白键的交响”音乐会导赏(文末附音乐会直播链接)是钢琴二重奏的一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最初大多用于教学和家庭娱乐。1764年,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在英国首次公开演奏了他的双钢琴作品,此后双钢琴逐渐发展成为与独奏、协奏势成鼎足的钢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19世纪初乐鱼官网,李斯特第一个提出并实践了用钢琴演奏交响乐队作品的理念,他曾将贝多芬的九部交响乐全部改编成了双钢琴版本,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这之后,以拉赫玛尼诺夫为代表的诸多作曲家都曾将乐队作品改编为双钢琴作品,他们的努力既推动了交响音乐的普及,又大大拓展了钢琴的表现力。当然,用双钢琴演奏乐队作品的难度是十分巨大的,它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默契的配合,同时对乐队音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双钢琴演奏在我国的兴起相对较晚,优秀的演绎更属十分难得。在本次音乐会上,留美钢琴博士陈列老师和陈曦老师将为我们联袂演出四部经典的双钢琴作品,这些作品中既有乐队作品的改编,也有“原汁原味”的双钢琴佳作。曲目的风格虽然各不相同,但其中包含的乐思和意境无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小协奏曲(concertino)是一种相当少见的乐曲形式,在浪漫主义时代初期从传统的协奏曲(concerto)中产生。大部分小协奏曲是独乐章作品,其中的各个小段往往拥有不同的性格和速度。
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这首《a小调双钢琴小协奏曲》创作于1953年,是肖氏写给他的儿子马克西姆的,全曲好像父子之间的一场对话,充满了浓浓的父爱和幽默诙谐的气氛。肖氏采用奏鸣曲式来安排这部作品的结构,结合其“父与子”的主题形象,我们可以将它划分为四个部分:父子二人形象的初现——引子;父子对话的开场——呈示部;父子对话的发展——展开部;父子之间达成共识——再现部、尾声。乐曲中代表父亲的节奏大部分是均分型,旋律大多是长线条、抒情诗式的,体现出父亲形象温和慈祥的特点;代表儿子的节奏则以附点、切分型为主,旋律多为碎片化、跳跃式的,体现出儿子形象活泼顽皮的特点。
作为交响乐大师,肖斯塔科维奇的许多钢琴作品中都渗透了交响化的创作手法,这首小协奏曲当然也不例外。这部作品大量应用了隔开一个甚至几个音区的创作手法(所谓“肖斯塔科维奇八度”),将原本单一的旋律变为两条甚至多条丰满的旋律线。音区的扩张弥补了钢琴在音色上的单一性,充分营造出交响乐队宏大的声响效果。此外,作品中两架钢琴的关系并不是主奏和协奏,而是合作、对话和对比,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两个声部间的统一与和谐,更好地体现了交响作品的完整性与展开性。
《胡桃夹子》是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芭蕾舞剧,1892年在圣彼得堡首演。作为全球众多剧院的圣诞保留节目,《胡桃夹子》是舞蹈与音乐结合的优秀典范,其中许多音乐片段常常由交响乐队单独演奏。甚至在舞剧首演前,柴可夫斯基本人就曾在舞蹈配乐中选取自己喜爱的八首组成《胡桃夹子》组曲公开演出,并受到如潮的好评。20世纪70年代,俄罗斯钢琴家米哈伊尔·普雷特耶夫将这套组曲改编成钢琴独奏作品,随后塞浦路斯作曲家尼古拉·伊科诺穆又将其改编成双钢琴作品。相对于独奏版本,双钢琴版更能还原管弦乐队辉煌的音响效果和复杂的音乐织体,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富有俄罗斯特色的优美的童话意境。
双钢琴组曲《胡桃夹子》由八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序曲》、《进行曲》、《糖果仙子舞曲》、《俄罗斯特列帕克舞曲》、《阿拉伯舞曲》、《中国舞曲》、《芦笛舞曲》和《花之圆舞曲》。其中《序曲》是整个故事的开头,中间6首舞曲是故事的发展,最后的《花之圆舞曲》描绘了胡桃夹子变成王子后带领主人公玛丽飞向糖果仙境的故事情节,是整部组曲的。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创作于1928年,是美国现代作曲家格什温的代表作。当年12月该曲由纽约爱乐乐团首演并大获成功,随后格什温本人将其改编为双钢琴版本。正如标题所示,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个美国游客漫步巴黎街头时的兴奋甚至有点滑稽的感觉,充分展现了美国人性格中开朗的一面。不过作曲家并不希望表现某种特定的景色,这样每一位听者都可以在音乐中借助想象力形成属于自己的形象的画面。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是一首兼具组曲和交响诗特点的狂想曲,全曲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现美国游客在巴黎街头游览时的感受,包括三个漫步主题及其发展或变奏。第二部分则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思乡之情以及在异国他乡遇到同胞后心情豁然开朗的情景,包含一个布鲁斯风格主题和一个查尔斯顿舞曲主题。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在于“交响乐的爵士化”,格什温灵活地运用美国流行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材料与手法,将蓝调音阶、拉格泰姆节奏与爵士乐和声等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鲜明美国色彩的音乐语言。
由美国青年钢琴家安德森(Greg Anderson)改编的双钢琴《卡门幻想曲》取材于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代表作《卡门》。《卡门》向世人展现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底层的生活,真实地揭露了人性的善恶冲突,极为成功地塑造了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卡门这一人物形象。全剧充满了浓厚的吉普赛民族风情,融合了西班牙、印度、阿拉伯、犹太乃至拜占庭的文化元素。安德森准确地把握了这种吉普赛风格,他灵活运用了《哈巴涅拉舞曲》和《吉普赛舞曲》两个主题,将其贯穿于整首《卡门幻想曲》之中。哈巴涅拉是一种二拍子的舞曲体裁,最早起源于非洲,弱起的节拍和切分音及附点音符的大量应用使其充满了摇曳的动感。
在安德森的精心设计下,《卡门幻想曲》充分展现了《卡门》戏剧冲突的主线——卡门和唐·豪塞的爱情纠葛。全曲可分为四段、五个部分:引子;阿拉贡舞曲(来自《卡门》第三幕与第四幕的间奏曲);哈巴涅拉舞曲(来自第一幕第六场《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间奏(来自第二幕第十一场的咏叹调《这是你扔给我的花朵》);吉普赛之歌(来自第二幕第一场的声乐曲)。